在之前的文章 5個原則幫助我4年內薪水成長6倍 寫到,一個幫助我加速職涯發展跟加薪的原則之一,就是”把機會的池子放大”。求職時把目標放大到多個國家、抓住最好的機會,是我薪資快速成長的關鍵。這篇文章我想分享如何從台灣找到海外工作和過去一年半擔任面試官學到的經驗。

Photo by Sebastian Herrmann on Unsplash

我相信不同產業的求職重點不太一樣,所以先交代一下背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台灣,接著待了兩家海外公司,兩份工作都是在美商軟體科技公司的產品開發團隊,員工數在4000–12000人之間。目前我有4年工作經驗,1年半擔任面試官的經驗,所以我的分享比較適合給entry-mid level的人。

專業能力+軟實力缺一不可

不管是找海外或是台灣的工作,我認為有兩個要點,第一個是專業能力要夠強,比如工程師的工程能力、設計師的設計能力,第二個我稱為軟實力,包括語言、溝通、表現自己的能力。

針對專業能力,可以透過看公司的job description、Linkedin上找已經在這些公司工作的人交流等等,了解目標公司尋找的skill set是什麼,然後找機會加強不足的部分。因為不同職位的專業能力(hard skill)要求不一樣,所以這篇文章我想著重在軟實力的部分。以個人經驗來看,我認為專業能力是基本功,而軟實力才是讓少數人脫穎而出的關鍵。

履歷,決定是否能拿到面試的關鍵

履歷就像是給一家公司的第一印象,履歷的目的是通過初步篩選,拿到面試的門票。熱門公司會收到的履歷通常都非常多,以我待過的公司而言,一個職位收到超過100封履歷是常態,要脫穎而出,有幾個重點:

用最直白、簡短的語言 :試想,如果看履歷的人是HR的招聘人員,他一天也許要看上百封履歷,如果看履歷的人是面試官,那麼招聘只是他工作的一小部分,不管哪種情況,通常都是快速掃過履歷,花在一封履歷的時間往往不到一分鐘。履歷的重點不在長,而是能夠用短短的篇幅清楚表現符合這份工作的資格,過於冗長的履歷,只會讓人覺得表達能力有待加強。一般情況下,剛出社會幾年的職場新鮮人,履歷最好保持在1頁以內。一個簡單的測試方式,就是問自己履歷上每個句子的用意是什麼、不認識你背景的人是否能明白,持續刪改到每個句子都有明確的價值。

善用關鍵字、該行業的語言 :有些公司因為申請的人多,會採用HR系統做初步篩選,這種情況下,系統會從履歷擷取內容,履歷裡面是否有提到職缺的關鍵字就非常重要。就算沒有這層電腦自動篩選,履歷裡面用行業常見的詞彙,可以幫助看履歷的人快速理解你的背景。

善用履歷模板:如果沒有寫過英文履歷,可以參考線上免費的履歷模板,像是 resumebuilder.com 上面就有許多範例,按照這些模板,可以確保履歷有一定專業形象。

面試,請準備、準備、再準備

如果公司邀請你面試,那麼恭喜你,履歷這關已經通過了。這個階段,我的建議是請準備、準備、再準備。就算你已經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了,但面試是否成功也很看重面試的能力。針對準備,有幾點可以分享:

準備面試前,先理出面試的方向 :面試的準備一樣能分成兩部分,專業能力跟軟實力。專業能力的部分,建議直接禮貌地詢問公司面試的主題是什麼(通常招聘人員都希望能達到招聘目標,所以他們也有動機幫助你)。另外,到Glassdoor這樣的網站上找該公司以往的面試分享,看過去的面試問了什麼問題。如果網上找不到面試公司的面試分享,那可以參考同業公司的面試分享,舉例來說,如果你要面試一家e-commerce的data scientist,那可以看看amazon、ebay這些公司的data scientist面試分享。

準備好標準、基本的問題 :面試通常會包括behavior questions,這些問題在不同公司通常大同小異,google就可以找到一大串這類的問題,像是”請你用三分鐘介紹自己”,”你在前公司最大的achievement是什麼”,”為什麼離開前公司”,”為什麼你想申請這個職位”。就我自己經驗而言,這類問題很可能是決定能不能拿到offer的關鍵 — — 通常在專業能力面試中會有數個申請人的表現很接近,於是面試官就必須透過behavior questions來做最後的判斷。我的建議是,盡量在面試前就準備好這些問題要怎麼回,並預先設想面試官會如何解讀你的回答。舉例來說,我遇到過申請人說”他想離開前公司是因為經常需要context-switching”,這理由也許是真的,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事情很雜亂、一下做A一下做B,但其實每個工作都需要某種程度的context-switching,這個回答讓他的面試官認為他也不會喜歡這個工作。要記得,熱門公司永遠有許多優秀的申請人,所以面試官通常比較保守、在behavior questions中找理由拒絕申請人,因此behavior questions的回答其實很重要。

練習軟實力,在面試中展現自信、專業 :以我的經驗來看,台灣人在面試中(在公司中也是)的相對弱點通常是不夠自信、或者說太過謙虛,比較不會開口大談自己的成就跟能力。當然,我覺得這涉及文化差異,我的經驗來自於美商,所以也不一定適用不同文化的公司。我的建議還是請多了解申請的公司的文化,在面試前想好要如何展現自己的特點跟強項,比如,如何用簡單的幾句話介紹一個過去的project,並透過這個project來展現你的能力、貢獻、跟團隊合作經驗。

一時挫敗不代表不夠好,有時候只是運氣不好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專業能力跟軟實力都準備好了,但還是求職失利,我覺得也不要因此喪氣。我在找第一份海外工作的時候,丟了上百封的履歷,只有兩三家公司回覆,當時一直懷疑自己能力不足。 等到自己開始當面試官,我才發現求職這件事運氣佔很大的成分,比如說,有時候公司內部想要找某種特定的人才,但招聘廣告上的描述卻沒有反映這種針對性,也可能剛好內部員工申請轉調所以職缺突然關閉,也有一種情況是企業重整所以職缺暫時冷凍等等。 如果被拒絕,最好能夠禮貌的問面試的公司被拒絕的原因,運氣好的話對方會告訴你甚至給你建議。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thefireperspective.com on July 5, 2020.

--

--

財務自由之路The FIRE Perspective

90後台灣人,現為東京上班族。紀錄FIRE(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這條路上的點滴,以及分享個人理財筆記。Blog: https://thefireperspective.com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efireperspective